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生活常识

新华社驻台记者年终观察:缺”之痛与融”之望

发布时间:2024-01-01 作者:[db:作者] 点击:93 【 字体:

新华社台北12月20日电 题:新华社驻台记者年终观察:“缺”之痛与“融”之望

新华社记者刘斐 陈键兴

年初民众“排队抢蛋”的记忆历历在目,年末药局“以药易药”的场景再次出现。这一年,“缺”成为台湾百姓生活中的关键字。

台湾民间机构与媒体评选2023年度代表字,“缺”在58个候选字中位居榜首。《联合报》就此评论,台湾这几年一直处于百“缺”待补的困窘状态,出现“抢药”“抢蛋”“抢口罩”等过去难以想象的乱象。当“缺”和“抢”成为日常,民众将失去信心,形成缺乏安全感的社会。

“缺”之痛

宝岛陷入“缺乏之境”,令人心痛。

近年来,从岛内工商界忧心的“五缺”(缺水、缺电、缺地、缺工、缺人才),到疫情之下的缺口罩、缺疫苗、缺快筛试剂,好不容易走出新冠阴霾又遭遇缺蛋、缺药……

今年,岛内抗生素、止痛药、退烧药等常用药持续短缺,台湾药师公会曾透露供货量跟不上需求的药品一度达200种,岛内媒体以“30年*大缺药潮”形容。民进党当局则辩称,全世界都缺药,台湾的情况是原料短缺、临床需求增加、民众用药习惯改变等原因造成。

再说电力供应,台湾7年多来出现4次大范围停电,大小停电事故接连不断。对此,民进党当局多次进行所谓“澄清”,认为“台湾不缺电”。台湾网友则质疑:“不缺电,干嘛涨电价?”岛内舆论认为,由此可见当局与民众感受上的巨大差距,“备用容量率不足是事实,缺电恐成企业深耕台湾的绊脚石和挥之不去的梦魇”。

面对“缺”之痛,台湾民众只能在网上无奈自嘲:“不是缺药,是我们病太多。不是缺电,是我们用太多。不是缺蛋,是我们吃太多。”

11月底,“台湾议题研究中心”公布民进党当局引发高声量民怨的十大事件,榜首是开放美国“莱猪”进口,第二名为“疫苗采购/高端疫苗争议”,“缺蛋与进口蛋争议”列第四,“513大停电与能源议题”列第六。

该“榜单”中,“台海和平与战争”位居第五。有岛内媒体报道台湾2023年度代表字时,在头版标题中用加粗字体写下“什么都缺”,并补上了“缺安全感”。

何以“缺”

《说文解字》:“缺,器破也。”对百姓而言,*重要的“器”当然是生活的饭碗。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缺”?学者刘明德投书岛内媒体直言,所有“缺”的背后,就是主事者的“缺德”。

“德”的议题,*近成为岛内舆论一大热点。台北市立**女子高级中学教师区桂芝痛心疾首声讨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课纲,痛批“缺德”“无耻”的教育政策戕害树人大业、荼毒年轻世代。一番振聋发聩之言引发岛内社会强烈共鸣。

苦民所苦,为政之道。“台湾各种‘缺’归根结底是人祸,是当局施政无能、人谋不臧。”台湾时事评论员谢志传说,民进党当局不但施政荒腔走板,还不断挑衅,升高两岸对立,造成台海紧张,让百姓缺失了“安全感”和“方向感”。

“为政者缺乏长远眼光与政策规划,只求选票利益。”台湾媒体人张钧凯对记者说,民进党当局所谓“民主”缺乏“以民为本”的底蕴,自然无法形成“良治”,使得“民主”悖离“民意”,只能制造选举民粹当作麻痹人民的“兴奋剂”,让台湾在“民主自由”伪装下体质不断虚弱。

这位年轻人说,2016年民进党当局上台,其领导人的“风光”却是台湾社会黯淡的开始。“不承认‘九二共识’,摧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互信基础,操弄‘亲美抗中’来绑架台湾民众,让台湾社会陷入‘闷烧’状态,经济民生严重受损。”

“喜”“微”“稳”“进”“战”“强”“变”“缺”,2016年以来的台湾年度代表字是否揭示了广大民众的情绪密码?谢志传表示,近年来,民进党当局对民生疾苦漠不关心、对权位利益吃干抹净、对不同声音打压恐吓、对两岸关系倒行逆施,让台湾民众陷入忧虑与苦闷之中,才会屡屡选出负面的年度字表达心声。

“融”为盼

台湾“缺”很大,两岸“融”为盼。

由两岸有关机构共同举办的202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结果也在岁尾揭晓,“融”字以*高票当选。推荐理由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今年发布,突出‘融’这个目标,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期盼两岸融合更进一步,共创美好明天”。

今年以来,张钧凯多次往来两岸,看到部分恢复的直航航班几乎班班满载。他说,两岸之“融”是大势所趋,并且是现在进行时。融合发展是不可逆的。文化历史、民生经济、社会出路等都把两岸紧紧联结在一起,润物无声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实,也预示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方向。

这一年,两岸各界有识之士在疫后按下交流重启键。马英九先生访问大陆及大陆师生来台回访,海峡论坛、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两岸交流融合月等重现线下互动热闹场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仍未全面恢复交流往来常态化正常化,但“走近走亲”“你侬我侬”“其乐融融”的心声是记者年末在台*常听到的期望。

“两岸同文同种,且近在咫尺,互通往来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经济上,台湾无法脱离大陆,文化上两岸更血脉相连,任何人无法斩断。”台湾梅花媒体集团总裁王绰中对记者说,两岸融合非常重要,两岸终究要走向融合,要努力促成两岸融合。

心念苍生当补“缺”,情系两岸应促“融”。

和平、发展、交流、合作是同胞*恳切的盼望。岁末之际,期许来年台海春暖花开、同胞花好月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布

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布
关于公示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的公告中国记协就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搞的事情公布结果啦,赶紧来看看!拟获奖作品378件,特别奖3件、一等奖74件、二等奖114件、三等奖187件。截止日期是2023年9月27日,想说点意见的话可以通过电话、传真、信函或者邮件告诉他们。他们会认真处理的,按照评选规定...

2023全国台协会长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2023全国台协会长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于12月7日举办了2023全国台协会长座谈会。约有300人参与了该会议,包括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的主要会务干部、152家台资企业协会会长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与会者深入研讨和交流了有关“支持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中共中央台办和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座...

翟隽访阿,推动中东问题解决

翟隽访阿,推动中东问题解决
中国政府特使翟隽来了阿联酋,就中东问题聊了个大转弯,他可是直接插上了。中东问题特使翟隽来到阿联酋访问了,还会见了阿联酋国务大臣萨耶赫。他们交换了一下对中阿关系和当前巴以局势的看法。翟隽说,习近平主席和穆罕默德总统的领导下,中阿关系发展得很好。今年是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5周年,明年又是两国建交40...

科技强链”,推动全球农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

科技强链”,推动全球农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
科技“强链”,推进全球农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 全球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粮食安全,而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发展绿色农业成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的绿色农业专题论坛上,相关政府部门代表、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商协会代表以及中外企业...

中国宣布修订《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包括稀土技术,外交部回应

中国宣布修订《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包括稀土技术,外交部回应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乌元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12月22日例行记者会。会上彭博社记者提问称:中国日前宣布修订《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很多其他技术也将不得在海外进行流通,尤其是稀土、还有磁铁技术,您对此有何回应?“我想你问到的是涉及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公布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

数字技术的人间烟火”

数字技术的人间烟火”
在乌镇,感受一下“科技改良生活”的酷炫玩意儿吧!汽车钥匙那么小却能粘在尿不湿上,一旦湿度超过80%,绑定的手机APP就会立刻发出警报,让保姆可以及时换掉它;躺在柔软的床上,点一下“一键入眠”,15分钟内你就能美美地睡着,摇摆按摩还能赠送,梦中还能算你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帮你生成一份睡眠质量报告……20...

工业和信息化部:2G、3G退网要充分保障用户权益

工业和信息化部:2G、3G退网要充分保障用户权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充分保障用户权益,推进2G、3G退网 据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移动通信网更新换代的需要,2G、3G退网已成为必然选择。但退网工作需要充分保障用户权益,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顺利推进。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统筹谋划、合理推进退网工作,并要求移动通信企业...

中国外交部:中方人员已全部安全离开加沙

中国外交部:中方人员已全部安全离开加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嗨,中新网北京11月14日电!有关中国公民滞留加沙地带的情况,记者问了一下,中方已经采取了措施让他们都安全撤离了。自从巴以冲突升级以来,党中央超级重视那里中国公民的安全,我们的中国驻外外交机构一直保持联系。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他们已经在前几天安全离开加沙了。...

2022年居民医保参保数据是否下降?国家医保局详解

2022年居民医保参保数据是否下降?国家医保局详解
嗷,我是个助手,来给你帮忙啦!有消息说2022年的居民医保参保数据有没有下降?就是这个问题,国家医保局有关部门的人给出了详细解释。 听听这位负责人怎么说吧,他说2022年的基本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虽然表面上看,居民医保参保数据似乎下降了,达到了98349万,不过实际上呢,由于参保质量提高和...

发改委补短板120示范县能打开1500县域环保局面么?

发改委补短板120示范县能打开1500县域环保局面么?
近年来,伴随城市市场的日趋饱和及竞争加剧,县域环保作为我国环保领域的巨大下沉市场而备受关注。但由于县域场景下的规模、技术、财政、管理等瓶颈一直未能取得突破,县域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