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生活常识

两岸关系·驻点笔记丨驻台记者年终观察:缺”之痛与融”之望

发布时间:2023-12-28 作者:[db:作者] 点击:71 【 字体:

新华社台北12月20日电 年初民众“争购蛋”的记忆历历在目,年末药局“以药易药”的场景再次出现。这一年,“缺”成为台湾百姓生活中的关键字。

台湾民间机构与媒体评选2023年度代表字,“缺”在58个候选字中位居榜首。《联合报》就此评论,台湾这几年一直处于百“缺”待补的困窘状态,出现“争抢药物”“争抢蛋”“争抢口罩”等过去难以想象的乱象。当“缺”和“争抢”成为日常,民众将失去信心,形成缺乏安全感的社会。

“缺”之痛

宝岛陷入“缺乏之境”,令人心痛。

近年来,从岛内工商界忧心的“五缺”(缺水、缺电、缺地、缺工、缺人才),到疫情之下的缺口罩、缺疫苗、缺快筛试剂,好不容易走出新冠阴霾又遭遇缺蛋、缺药……

今年,岛内抗生素、止痛药、退烧药等常用药持续短缺,台湾药师公会曾透露供货量跟不上需求的药品一度达200种,岛内媒体以“30年*大缺药潮”形容。民进党当局则辩称,全世界都缺药,台湾的情况是原料短缺、临床需求增加、民众用药习惯改变等原因造成。

说到电力供应方面,台湾在过去的7年里发生了4次大范围停电,还有一连串的小停电事故。对此,民进党当局一再进行所谓的“澄清”,声称“台湾不缺电”。台湾网友对此表示质疑:“既然不缺电,那为什么电费还要涨?”岛内舆论普遍认为,这表明当局与民众感受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备用容量不足是事实,缺电可能成为企业在台湾发展的绊脚石和无法摆脱的噩梦”。

面对这种“缺”的苦楚,台湾民众只能在网上无奈地自嘲:“我们不是缺药,而是病太多;我们不是缺电,而是用电太多;我们不是缺蛋,而是吃蛋太多。”

11月底,“台湾议题研究中心”公布了引发民进党当局引发民怨*高的十大事件,其中榜首是开放美国猪肉进口,第二是“疫苗采购/高端疫苗争议”,第四是“蛋的短缺与进口争议”,第六是“513大停电与能源问题”。

这份“榜单”中,第五位是“台海和平与战争”。岛内媒体报道台湾2023年度的代表字时,在头版标题中用加粗字体写下“什么都缺”,并补充“缺乏安全感”。

为何会出现“缺”

《说文解字》中定义“缺”为“器破也”。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重要的“器”自然是维持生活的饭碗。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缺”呢?学者刘明德在一封给岛内媒体的投书中直言不讳地说,所有“缺”的背后都是主事者的“缺德”造成的。

“德”的议题,近期成为岛内舆论一大热点。台北市立**女子高级中学教师区桂芝痛心疾首声讨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课纲,痛批“缺德”“无耻”的教育政策戕害树人大业、荼毒年轻世代。一番振聋发聩之言引发岛内社会强烈共鸣。

苦民所苦,为政之道。“台湾各种‘缺’归根结底是人祸,是当局施政无能、人谋不臧。”台湾时事评论员谢志传说,民进党当局不但施政荒腔走板,还不断挑衅,升高两岸对立,造成台海紧张,让百姓缺失了“安全感”和“方向感”。

“为政者缺乏长远眼光与政策规划,只求选票利益。”台湾媒体人张钧凯对记者说,民进党当局所谓“民主”缺乏“以民为本”的底蕴,自然无法形成“良治”,使得“民主”悖离“民意”,只能制造选举民粹当作麻痹人民的“兴奋剂”,让台湾在“民主自由”伪装下体质不断虚弱。

这位年轻人说,2016年民进党当局上台,其领导人的“风光”却是台湾社会黯淡的开始。“不承认‘九二共识’,摧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互信基础,操弄‘亲美抗中’来绑架台湾民众,让台湾社会陷入‘闷烧’状态,经济民生严重受损。”

“苦”“茫”“翻”“乱”“疫”“宅”“涨”“缺”,2016年以来的台湾年度代表字是否揭示了广大民众的情绪密码?谢志传表示,近年来,民进党当局对民生疾苦漠不关心、对权位利益吃干抹净、对不同声音打压恐吓、对两岸关系倒行逆施,让台湾民众陷入忧虑与苦闷之中,才会屡屡选出负面的年度字表达心声。

“融”为盼

台湾“缺”很大,两岸“融”为盼。

由两岸有关机构共同举办的202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结果也在岁尾揭晓,“融”字以*高票当选。推荐理由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今年发布,突出‘融’这个目标,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期盼两岸融合更进一步,共创美好明天”。

今年以来,张钧凯多次往来两岸,看到部分恢复的直航航班几乎班班满载。他说,两岸之“融”是大势所趋,并且是现在进行时。融合发展是不可逆的。文化历史、民生经济、社会出路等都把两岸紧紧联结在一起,润物无声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实,也预示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方向。

这一年,两岸各界有识之士在疫后按下交流重启键。马英九先生访问大陆及大陆师生来台回访,海峡论坛、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两岸交流融合月等重现线下互动热闹场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仍未全面恢复交流往来常态化正常化,但“走近走亲”“你侬我侬”“其乐融融”的心声是记者年末在台*常听到的期望。

“两岸同文同种,且近在咫尺,互通往来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经济上,台湾无法脱离大陆,文化上两岸更血脉相连,任何人无法斩断。”台湾梅花媒体集团总裁王绰中对记者说,两岸融合非常重要,两岸终究要走向融合,要努力促成两岸融合。

心念苍生当补“缺”,情系两岸应促“融”。

和平、发展、交流、合作是同胞*恳切的盼望。岁末之际,期许来年台海春暖花开、同胞花好月圆。

新华社记者刘斐 陈键兴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将举行 外交部: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将举行 外交部: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即将举行,这是中欧关系中至关重要的战略引领。这一年度会晤机制将于12月7日在北京召开,恰逢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以及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25周年。这一消息备受全球注目,中国各界及国际社会视之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当前,世界面临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不断挑战着...

中国互联网发展:为全球提供经验

中国互联网发展:为全球提供经验
人民网嘉兴11月10日电 (记者符园园)“中国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真是让人惊叹,就几年时间就火起来了!哇塞!”在乌镇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巴西互联网指导委员会董事会成员拉斐尔·伊万格利斯塔接受了人民网的专访。他觉得中国在制定公共政策、建立科研创新激励机制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给世界带来了很多宝贵经验,尤...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人民观察)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人民观察)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应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构建数字化治理体系,实现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数字化和绿色化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已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主题。 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推进数字化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

再生水利用:加速发展,挖掘潜力

再生水利用:加速发展,挖掘潜力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标题:我国再生水利用飞快 後续发掘应用潜力超猛记者刘诗平报道再生水等不普通的水源对常规水资源来说是超级重要,有时会充当" 第二水源" 的角色在某些都市。我国现在再生水利用的情况咋说?用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呀?该嘛咋样提高再生水利用呢?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综合协调处处长周哲宇...

又一省级环保集团成立 “24+1”瓜分2万亿营收额

又一省级环保集团成立 “24+1”瓜分2万亿营收额
2020年6月28日, 湖南省湘水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水集团)在长沙揭牌 ,由湖南省水运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水利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涉水省属国有企业共同组建。 资料显示...

习近平向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

习近平向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
习近平向2023年“深度了解中国”全球论坛(广州)发贺信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1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贺信祝贺2023年“深度了解中国”全球论坛(广州)的召开。习近平指出,当前,全球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复苏、地缘冲突等全球性挑战。我们应携手应对这些挑战,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增进全人类福祉。深度了...

医药工业发展趋势

医药工业发展趋势
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观察:医药工业新动向从三个维度来看啊!自从药片出现之后,再到影像设备、放疗设备这些大家伙,医药工业的发展可是关系着千行百业,家家户户啊。 哎,*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医药工业可是飞速发展啊!看看整个行业,研发投入可是年年提高,新产品也不断冒出来。看看企业吧,那些龙头企业越来...

中国2021经济刺激(2021中国经济真相)

中国2021经济刺激(2021中国经济真相)
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上人头攒动,上海陆家嘴“三件套”下打卡的游客摩肩接踵,西安庞大的人流让兵马俑博物馆里的兵马军阵都略显单薄……“黄金周”假期里一个个人从众的“出行名场面”占据了很多人的朋友圈。九宫格的图片盛不下火热的文旅市场,在这背后是消费信心的提振和经济的...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在应对近期强雨雪寒潮天气的背景下,部署了重要民生商品的稳价和保质工作,并制定了食品、工业产品、生活服务和药品四大类的监管清单。市场监管总局要求高度重视近期恶劣天气对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和质量的影响,做好分析预警和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前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和商品供应...

数据变化传递信心,多干一些”赢得更大进势”

数据变化传递信心,多干一些”赢得更大进势”
特约评论员/周军数据的变化传递了信心,通过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大的进展。*近几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这次会议来看中国经济,我们不仅要从短期的情况来认识,更要从长期的趋势来感知。一组数据清楚地描绘出中国经济逐年增长的轨迹。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9.3万亿元,到2022年,这一数...
返回顶部